首页 资讯 正文

(乡村行·看振兴)浙江嘉善:“零工经济”助乡村民众“家门口”增收

体育正文 164 0

(乡村行·看振兴)浙江嘉善:“零工经济”助乡村民众“家门口”增收

(乡村行·看振兴)浙江嘉善:“零工经济”助乡村民众“家门口”增收

中新网嘉兴6月(yuè)27日电(黄彦君 孙杨洋 高宇伶(gāoyǔlíng))早上8点刚过,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的“6070连心扣(kòu)”共富工坊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。几张(jǐzhāng)木桌错落排列,十几位老人手上正忙:选零件、组装、轻轻一按,一个穿绳弹簧扣快速成型。 “自从村里搞了(le)共富工坊,我们老人有了相聚的好去处,再也不怕一个人在家(zàijiā)无聊(wúliáo)了。不但每月能增收,更可以锻炼身体、保持好心态!”70多岁的赵玲英阿婆开心地说。 6月25日,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,老人们在制作(zhìzuò)盘扣。孙杨洋 摄 位于江浙沪交界处的西塘镇素有(sùyǒu)“纽扣(niǔkòu)之乡”美誉,该地分布着多家大大小小的纽扣企业,产品丰富多样,纽扣产业集群完整。 2024年,鸦鹊村村委会腾出一部分(yībùfèn)空间改造成共富工坊,承接纽扣代加工订单,让(ràng)当地老人、残疾人等(děng)不出村就能实现“家门口”增收。 像该地许多老年人一样,赵玲英年轻时曾在家附近的纽扣厂工作,做了20多年(duōnián)纽扣。如今他们虽已退休,但在家里仍闲不住(xiánbúzhù)。 “大多老人(lǎorén)都是制作纽扣的‘熟练工’,共富工坊对接的手工活简单易上(yìshàng)手,老人干累了随时可以休息(xiūxī)。工作完后,大家还(hái)能聚在一起休闲娱乐。”鸦鹊村党总支委员陈振平介绍,共富工坊模式带来附加效应,让乡村老人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。 目前,依托村民欣鹊(xīnquè)跃厅、庄王浜老年活动室和三家(sānjiā)片区连心驿站,鸦鹊村已建成3个村级(cūnjí)“共富工坊”,辐射带动江苏省吴江区黎里镇伟明村。工坊创新“订单共享、工时互认”机制(jīzhì),形成“套绳头——串绳扣——葡萄结——盘扣”全产业链,平均每月能为老人增收(zēngshōu)近千元人民币。 6月(yuè)25日,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,老人们在制作纽扣。孙杨洋 摄 零工经济助力下,返乡(fǎnxiāng)创业的年轻人也找到了新机遇。 在西塘(xītáng)镇红菱村,“00后”女孩蒋祯妍通过嘉善长三角零工市场西塘分市场加入了“稻来米营地(yíngdì)”,目前主要负责营地咖啡馆运营。这个由旧粮仓改造(gǎizào)的乡村咖啡空间,保留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痕迹,这样的工作环境让她倍感(bèigǎn)幸福。 “每天清晨,听着咖啡机蒸汽声与稻田里的鸟鸣声,心里觉得很踏实。零工市场让我实现了在家乡创业的梦想。”蒋祯妍(yán)说(shuō)。 近年来,嘉善长三角零工市场西塘(xītáng)分市场以数字化手段破解农村就业难题(nántí)。其通过“线上派单+村级接单”模式,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和村民灵活就业需求,针对手工艺、非遗传承、电商直播等本地特色产业(tèsèchǎnyè),为(wèi)灵活就业者提供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。 截至目前(mùqián),嘉善长三角零工市场西塘分市场已吸引380余家企业注册入驻,建立了拥有8400多名灵活就业者(jiùyèzhě)的用工资源池,成功匹配(pǐpèi)就业岗位5.26万余人次。 在“共富工坊+长三角零工市场”双轨就业(jiùyè)促进体系引领下,“零工经济”有效解决(jiějué)了农村就业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成为(chéngwéi)乡村共富重要引擎。(完)
(乡村行·看振兴)浙江嘉善:“零工经济”助乡村民众“家门口”增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